變廢為寶:小蚯蚓有大用處
在吉林省德惠市松花江鎮茂林村的一棟秧苗培育大棚里,村黨總支副書記高洪希正在查看秧苗的長勢,葉片大且顏色翠綠的秧苗使用的正是試驗成功的蚯蚓有機肥,與普通土壤肥料培育的秧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說,蚯蚓“吐”出來的有機肥,對農作物的生長作用效果明顯,試驗很成功。
高洪希又走進了蚯蚓養殖大棚,一壟壟由牛糞“搭建”成的養殖溫床映入眼簾。工人們將培育出來的蚯蚓放到溫床上,只見一只只小蚯蚓快速鉆入牛糞中,汲取餌料,每天適當地噴水澆灌,蚯蚓就可以在養殖溫床順利繁殖了。據了解,蚯蚓通過消化系統把吃進去的牛糞迅速分解,轉化成易于利用的營養物質,排泄后成為蚯蚓糞。蚯蚓糞是有機肥,成為花卉、果蔬等作物的營養肥料,這一項目的引進試驗,解決了村里牛糞堆積的問題,將糞污資源化利用,也為全村的振興發展拓寬了路徑。
據了解,2023年6月以來,茂林村引進了蚯蚓養殖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發展項目。該項目用牛糞養蚯蚓,收獲蚯蚓有機肥,撒入田間和大棚,為農作物提供營養。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還收獲了蚯蚓,一舉多得。目前,第一批蚯蚓有機肥已初顯成效。
高洪希介紹說:“我們村目前養了500多頭牛,這5棟大棚正好消化了養牛產生的牛糞。后期,蚯蚓銷路也不用發愁,量足夠大的時候可以和藥廠直接簽訂單,量小的時候用大的蚯蚓喂小雞,養出來的‘蚯蚓雞’很值錢,還能產出‘蚯蚓蛋’”
經過近一年的養殖,茂林村成熟的蚯蚓苗已經達到2萬斤。同時,村里也注重給村民培訓綠色循環農業的知識,部分村民直接選擇了在此務工,增收的同時還學到了經驗。茂林村堅持“黨總支+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籌措資金,真正將這項產業發展成為生態循環產業,為鄉村振興加油助力。(本文有刪節)
編輯:薛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