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營:金蟬撬動金產業 富民強村有特色
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董集鎮南請戶村的金蟬孵化房里,兩側的卵枝上孵化著上億只的金蟬寶寶,如今著小小的金蟬,正逐漸成長為富民產業。
這個月份正是金蟬幼卵孵化的關鍵時期。在董集鎮南請戶村,技術人員精心做好管理工作,提高蟬卵成活率。別看這一根小小的卵枝,上面孕育著300-500個卵苗,為金蟬幼蟲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董集鎮南請戶村兩委成員張子青說:“現在對卵枝進行整理,編成大席子再消毒,消毒完成后掛在這里晾曬。在達到適宜溫度以后噴水淋濕,卵苗只有達到適應的溫度和濕度才會孵化。”
董集鎮南請戶村有1000多畝林地,依托這個資源,村兩委成立了蟬鳴金蟬養殖專業合作社,經過土地整平、卵苗種植、樹木種植、購買設備、建立孵化棚,不斷擴大養殖規模。每到夏日,蟬鳴陣陣,董集鎮南請戶村成了人們親近大自然、感受鄉村風光的好去處,慕名而來捉金蟬、露營游玩的游客甚至需要排隊預約,這為村兩委尋找富民強村產業提供了好思路。
“現在我們以合作社作為試點,試點成功以后,能帶領我們全村有林地的地方大力發展金蟬養殖,金蟬養殖畝產一般是一萬兩千只到一萬五千只左右,效益非??捎^。我們農場這邊的銷售渠道一般是有兩種,夏天出蟬的時候,他們來捉金蟬,捉完消息牛之后按數量算錢,一塊二一只,可以帶走,不帶走也可以放下。第二種就是商戶來批發,批發價格是120元一斤,一畝地純利潤在一萬多塊錢左右。”董集鎮南請戶村黨支部書記魏凌志說。
金蟬撬動“金土地”,鉆出致富“金疙瘩”。近年來,董集鎮立足實際,按照 “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積極引導探索鄉村發展新模式,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推廣設施農業等為載體,發展特色種養殖,大力推介楊廟果蔬、東韓麻香雞、新李甜瓜、前許西紅柿等特色農產品,努力拓寬農業增值增效空間,引導和帶動更多群眾在鄉村振興中找到好產業,捧上“金飯碗”,開辟出富民強村新路徑。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