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教程:貉的選種標準
1.選種時間
對貉的選種工作,應堅持常年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一般可分成三個階段。
(l)初選階段在5一6月進行。成年公貉配種結束后,根據其配種能力、精液品質及體況恢復情況,進行一次初選。成年母貉在斷乳后,根據其繁殖、泌乳及母性情況進行一次初選。當年仔貉在斷乳時,根據同窩仔貉數及生長發育情況進行一次初選•
(2)復選階段在9一10月進行。根據貉的脫毛、換毛情況,幼貉的生長發育和成貉的體況恢復情況、在初選的基礎上進行一次復選。這時選留數量要比計劃留種數多20%-25%,以便在精選時淘汰多余部分。
(3)精選階段在11一12月進行。在復選基礎上淘汰那些不理想的個體,最后按計劃落實選留數。
選留種貉時,公母貉比例為1比3或1:4但貉群較小時,要適當多留一些公貉,以防因某些公貉配種能力不強而使繁殖工作受到影響。種貉群的組成應以成貉為主,不足部分由幼貉補充。成幼貉比例以7比3至1比1為宜,這樣有利于貉場的穩產高產。
2.選種方法
貉的選種應以個體品質鑒定、系譜鑒定及后商鑒定的綜合指標為依據。
(1)個體品質鑒定以毛色、光澤、密度等毛絨品質為重點進行分級鑒定。毛絨品質分級標準見表17
種公貉的毛絨品質最好是一級的,三級的不應留種。母貉的毛絨品質最低也應是二級的。
貉毛絨品質鑒定標準
鑒 定 項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