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熱表現型
1.臨床癥狀 自然感染潛伏期為7~14天。臨床上根據病程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1)最急性型 就是神經型。常發生于滸初期,病程特別短,往往看不到前驅癥狀突然發病,表現前沖、狂暴、咬籠、四肢抽畜、尖叫和口吐白沫等神經癥狀,100%死亡。發作后體溫均在42。C以上。
(2)急性型 病程為3~7天病初可見漿液性結膜炎,繼而發展為黏液性及至膿性。鼻鏡干燥,流出鼻液并伴發支氣管肺炎。精神萎頓,拒食,呼吸困難,體溫升高至41。C以上。病獸被毛蓬亂,無光澤,消化紊亂,下痢,后期糞便呈黃褐色或煤焦油樣。多數轉歸死亡。
(3)慢性型 病程為14~30天。主要表現皮炎癥狀,首先趾掌紅腫,軟墊部炎性腫脹,鼻、唇和趾掌皮膚出現水皰,繼而化膿破潰、結痂,全身皮膚發炎,有米糠樣皮屑脫落。
2.治療方法 抗生素類藥物無效,但可控制繼發感染。可用犬瘟熱高免血清進行治療,每只用量4~10毫升,3天后再用一次,有一定效果。預防犬瘟熱病的有效措施是進行疫苗接種。
養殖場一旦發生了疫情,首先必須及時診斷,同時隔離病獸,對病群采取封鎖,盡量減少接觸傳染的機會,搞好病獸籠舍和用具消毒。食具是最危險的傳染媒介,應固定使用,并要每用完一次經煮沸消毒后再用。在加強飼養管理的同時,用2%~3%苛性鈉水溶液或石灰乳噴灑地面和道路,進行地面消毒,停止串換種獸等工作。病尸應及時焚毀,糞便要經生物熱發酵等無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