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產業利潤受擠壓 國內企業出口遇阻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毛皮業貿易國及深加工大國,在芬蘭、丹麥拍賣會上會有40%的皮張銷售給中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毛皮買家,世界的毛皮貿易結構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經濟結構由歐洲向亞洲轉移,中國外貿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并且成為世界貿易大國,不過,受今年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等因素的影響,國內毛皮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大幅度擠壓,國內皮毛產業整面臨嚴峻的“考驗期”。
人民幣升值 毛皮出口企業利潤受擠壓
人民幣連續創新高一方面是由于國內持續的貿易順差導致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增強。此外,由于受到國際形勢的綜合影響,以國際原油為主的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攀升。此時人民幣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輸入型通脹的壓力。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第一季度剛剛過去,人民幣升值幅度就已經超過1%。而全年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依然較為明顯,如果照著目前的升值幅度發展下去,今年全年人民幣升值的幅度或達到3%-4%左右,甚至有可能還會更高。
“現在企業的壓力不僅來自人民幣升值,成本上漲的壓力也非常大。”長春某紡織出口企業的負責人郭經理,目前產品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都在急劇上升,行業競爭還比較激烈,產品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一旦人民幣升值的幅度超過2%,那么企業就沒有什么利潤空間。
由于國內的毛皮出口企業多為加工型企業,技術含量不高,利潤空間本來就不大,再加上今年成本上漲的壓力比較大,所以如果一旦人民幣升值超過3%的話,可能一些國內的皮毛出口企業就會面臨破產的風險。
國外皮毛政策法規影響國內企業出口
美國自經濟逐步走出衰退后,小規模的進口商逃逸和惡意停業情況明顯增多,貿易糾紛逐漸從普遍的質量爭議、合同糾紛擴展到知識產權、環保標準和勞工權益保護等更為廣泛和復雜的法律領域;歐洲地區導致風險發生的因素眾多,西歐主權債務危機增大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而日本經濟受到國內需求不足、貨幣升值和社會老齡化的影響,該地區經濟增長進一步減弱。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0年底簽發的《2010年毛皮標簽詳情規范》,對嘉興市眾多從事皮草行業的企業來說,這一新規無疑為出口銷售增加了“關卡”。針對這一新情況,市皮毛與制鞋工業研究所在全國范圍內率先翻譯發布了《2010年毛皮標簽詳情規范》,獲得了企業的一致好評。
據了解,嘉興市毛皮制品有20%出口美國,因此,美國對毛皮制品的相關規定給嘉興市毛皮企業造成較大影響。
提升皮毛產業核心競爭力
國家皮革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張曉鐳介紹說:“目前,我國毛皮行業每年生產毛皮大約為3600萬張(折合羊皮標張),如果在行業30%的企業推廣應用廢液循環利用技術,每年行業可節約工業用水105萬噸,節約鹽、鉻鞣劑、甲酸等各類化工材料約7000噸,節約資金約5000余萬元,節約廢水處理費用約5000余萬元,預期經濟效益將達到1億元以上。”他透露,目前,國家環境保護部委托中國皮革協會、中國輕工業清潔生產中心制定的《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在廣泛征求意見 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趙麗表示:“為提升我國毛皮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皮毛行業較快發展,協會正在與河北省肅寧縣政府一起編制‘中國毛皮原料價格指數’,力求將其打造成我國毛皮行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在國際市場上爭得話語權。”
目前,國內毛皮加工企業,大多數沒有自主品牌,靠貼牌生產,產品定價的主動權往往掌握在國外進口商手中,生產企業只能接到利潤很低的出口訂單,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利潤也越來越低。有專家指出,缺少自主品牌、出口適應能力差及出口退稅政策變化等因素,是影響毛皮出口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