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皮毛市場“冷環境” 刻不容緩
最近,由于受“高皮價”風波的影響,國內皮毛市場價格普遍呈現倍數增長。這次皮毛價格“大漲價”對皮毛商戶來說不得不稱為一件大喜事,可就當大家向皮毛商戶投去羨慕的目光時。實際情況和我們的想象卻大相徑庭。在提及到皮毛經銷狀況時,皮毛商戶卻表現的哭笑不得。
據悉,進入二季度以來,也就是皮毛市場價格增長的高峰期。獺兔皮市場進入快速下滑通道,到5月底,浙江市場質量較好的獺兔皮價格在50元上下,比3月份每張下降20-25元,在河北尚村市場,混路皮僅30-35元,且銷勢疲軟,熟皮基本“賣不動”。
皮毛市場為何在短時期內出現大幅增長,之后又為何出現下滑趨勢呢!皮毛行業作為整個制革業的下游,也是整個制革業發展的根基,承擔基礎原材料的供應。此次短時間內在市場價格上出現如此大的波動勢必引發人們沉思。
皮毛價格增長有隱情
對于最近時期皮毛價格大幅上漲,業內人士有不同的看法。引用海寧富升裘革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建新的話“皮革生產尚不能滿足增加需求,但是皮價卻上漲了20%”。張經理還說:“高品質羊皮每平尺價格從去年的24元漲至現今的29元和30元間,在裘皮市場上,要價1倍以上,達52元每平尺;牛皮價格也上漲了50%。另外受化工、運輸行業、勞動力成本以及電費上漲因素的影響,綿羊皮生皮價格去年的79元/張也漲至150元/張。”
在談到到皮毛價格上漲時,張經理提到影響皮毛價格上漲有化工、勞動成本以及電費等幾方面因素。的確,石油價格上漲也導致化工原料價格攀升。6月1日起,特殊化學品集團朗盛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提高其皮革化學品的價格,漲幅最高達20%。此外,運輸成本價格攀升,勞動力成本上漲幅,環保治理成本提高以及用電形勢緊張等導致的發電成本上漲等種種不利因素都是導致皮毛提再三提價的真正推手。
皮毛市場遭遇冷環境
皮毛在經過一次次漲價后,產業交易量明顯下降。之前皮毛產業特點生產加速過快,而在經歷過“大漲價”后的今天,皮草市場需求日益在縮減。這時候,整個制革產業鏈在對接時就出現矛盾,供需關系也已悄然錯位。
訂單偏少,開工不足。按常規,五、六月份是裘皮廠商接單開工的黃金季節,但今年由于外貿訂單偏少,許多廠商至今遲遲未開工。另外,環保壓力增大,鞣制費及勞動力工資上升,銀根緊縮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也制約了廠商的生產熱情,觀望情緒濃厚
季節因素導致皮毛品總體質量下降,尤其是今年江浙一帶雨量偏少,導致所產皮毛品缺乏光澤,價格也隨之下挫。6-9月份是一年之中皮毛品質量最差的季節,如果今后廠商后續訂單沒有增加,價格仍有下滑的可能。加之夏秋季節皮張缺乏保值功能,流通商也不會大量囤積此類皮張,對此,廣大獺兔養殖者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昔日的皮毛漲價,不但擾亂了皮革業的經營秩序,而且還致使整個產業鏈的短截。而如今,皮毛市場下滑價格大幅下降不但沒有把皮革產業從低迷期拯救,反而使得皮革產業更加錯亂。我們知道皮革業能否健康的發展,一方面取決于市場環境,另一方面還要看是否有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基礎。對于現今皮毛市場所處的“冷環境”,只有皮毛市場價格穩定了,整個皮革業的發展才能逐邁入正常運行。因此,改善皮毛市場“冷環境”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它嚴重的制約著真個皮革業的發展,解決它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