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貍鼠的4種飼喂方式
養殖海貍鼠的方式主要有下列4種。
1、籠養
籠養是大規模養殖海貍鼠的最佳方式,特別是種用海貍鼠,更應當采用籠養這種方式,但養殖成本較高。飼養海貍鼠的籠子應建造在房屋或棚舍內。一般是在房屋或棚舍內的兩邊安裝雙層籠子,兩列籠子之間設立人行通道,便于飼養管理及運送飼料。屋內要求明亮,干燥,通風良好。
籠子底部距離地面70厘米,上層籠子的頂部距屋頂至少70厘米。籠子可設兩層,下層籠子長160厘米,寬、高各50厘米,可養殖7只斷奶的幼年海貍鼠。上層籠子可按長80厘米、寬80厘米、高50厘米的規格建造,可飼養1只懷孕母鼠或哺乳母鼠。上、下層籠子緊靠屋壁或棚壁側處,各開1個寬24厘米、高20厘米的出入口,以方便海貍鼠出入運動場。出入口均設有1個門。面向通道側設1個小時小門內裝有飼料槽。籠子下邊裝有收集鼠糞的活動底板,底板距離地板15厘米以上。運動場固定在室外或棚舍外壁上,體積為170厘米x160厘米x50厘米。運動場底板高出地面75厘米,高出水池70厘米。每個運動場之間留有10厘米的空隙。水池由幾個游泳場和水槽組織。各池的水能夠同時灌滿,同時排空。水池的水每天至少更換1次。籠的規格各地不一致,主要有單籠單養、一籠雙養、一籠多養的方式。
2、圈養
家庭養殖海貍鼠宜選擇圈養方式。本方式應用廣泛,造價低廉。圈舍較為簡單,由窩室、運動場、水池3個部分組織。圈舍的大小依據飼養海貍鼠的數量而定,平均每只海貍鼠應占地1平方米。圈墻可用磚或水泥板、鐵絲網建造。圈舍最好坐北朝南,北側利用水泥薄板或石棉瓦作頂蓋建造窩室,規格為長80厘米、寬80厘米、高90厘米、以供海貍鼠棲息及產仔用。在圈地的南邊建造一座水池,規格為長80厘米、寬40厘米、深30厘米,供海貍鼠游水及洗澡用。水池與窩室之間為運動場,供海貍鼠要食及活動。圈舍地面采用磚塊或水泥鋪成,力求堅固,以免海貍鼠挖洞逃逸。
3、散放養殖
散放養殖是一種較為粗放的飼養方式,優點是能夠充分利用天然水域資源,并減少基建費用,可降低50%~60%的生產成本。散放場地選擇是否適當,與散養能否獲得成功的關系很大。選擇散養場地時應注意下列幾點:①水位應保持穩定,落差不可過大,水流應較平穩。水流湍急的水域不宜選用。②冬季平均溫度應在0℃以上。水域最好不結冰或僅結薄冰。如連續結冰時間超過20天,不宜作散養場地。③要求湖泊、池塘、江河或河灣等水域的堤岸高度,距離水面0.5米以上。④要求環境比較安靜,岸邊隱蔽條件良好,灌木叢生,水草豐富,敵害和人跡稀少。
4、半散放養殖
半散放養殖是散放養殖與圈養相結合的飼養方式,春、夏、秋季實行散放養殖,冬季將海貍鼠關閉于室內飼養。具體方法參考散放養殖和圈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