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野豬產業發展交流研討會會議概況
第六屆野豬產業發展交流研討會
會 議 概 況
2009年3月14日—15日,全國特養行業交流博覽會暨第六屆全國野豬產業發展交流研討會在河北石家莊神農莊園大酒店召開,本次行業盛會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余家野豬養殖、銷售及加工企業,大家就野豬行業現狀及噬待解決的問題及行業發展的未來方向進行了深入了研討交流。
1.炒種現象:過去的2008年,是野豬行業發展迅猛的一年,與此同時炒種充斥全國各地,嚴重影響了行業的發展,給小的養殖戶和養殖企業帶來很大損失。這次會議,有行業優秀企業帶頭保證,遏制這種不正常的發展渠道和盈利方式,促進野豬行業健康,穩定,持久的發展。
2.種源問題:品種的選擇要根據市場的需要而定,這就要嚴格把握野豬的血統問題。就現在市場上有純種和雜交品種的商品豬。純種野豬野性比較大,并且肉質和口感都不太符合人們的飲食習慣,只有在培育雜交后代能充分利用;在雜交后的商品豬中,據經驗,75%純度的無論是在飼養管理過程中還是在肉質口感上都符合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最受市場青睞。
3.飼養問題:一方面科學管理,要充分考慮到投入產出比。科學飼養,精料、草料做到合理搭配,科學配比。讓盡量少的投入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利潤。參會代表也談到這一點,在養殖過程中每斤毛重的成本應當控制在6元以內。科學管理上,目前我國大小野豬場的模式幾乎無例外地都以種豬為主,要做到科學、健康發展要育種場、繁殖場、肉用商品豬相結合。另一方面,在養殖過程中,質量也是重中之重,既要考慮到肉質口感的把握來贏得消費者,也要考慮上健康話題,本身野豬肉的營養價值比普通家住高,此外再附上綠色食品,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純天然喂養。這也符合當前食品質量安全形式。
4.市場銷售問題:在經營思路和形式上,首先,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結合當地市場,主動出擊。由于野豬的營養價值高,市場前景非常樂觀,就會上參會代表透露,僅臺灣市場一個季度的需求就有10噸之多。以此來比,如果國內市場運作成熟,市場打開后,此行業發展將不可估量。
我們可以運作在當地合適規格酒店推出特色招牌菜系,推廣、宣傳野豬肉的營養和保健價值。另一方面,在深加工方面做一些文章,走品牌化道路。再有,經營思路要有別于傳統行業,先贈后賣,體驗式銷售。在自己的店里或特色農莊里,現場宰殺野豬肉,杜絕市場上以次充好,家豬當野豬賣,保證質量。再有,自己要開發特色菜品,充分展示野豬肉的色、香、味。讓人們吃完后有一種意猶未盡,流連忘返的感覺。
另外,在銷售過程中建立多渠道銷售網絡:超市、連鎖店、電視購物、網上購物,充分利用有限的工具。在這過程中,要有一支專業的營銷隊伍,從產品開發、加工、宣傳、銷售渠道和形式上都要精心策劃設計。走產業化經營和品牌化道路。
5國家相關政策扶持:近幾年來國家對“三農”的相關政策和扶持力度也有所傾向,比如,專業合作社的項目扶持、能繁種豬的補貼等等扶持力度還是可以的。作為養殖業中的一員,要充分利用相關政策和資源。“借大勢,做大事”“大樹底下好乘涼”。
6.其他問題:在與會過程中,參會代表也都提出成立行業協會,建立行業標準,做好行業自律。保證野豬質量是整個行業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要建立一系列野豬產品的質量標準,明確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建立產品生產、銷售和消費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
一、動物養殖過程的質量控制
(1)健康養殖:要吸取瘦肉精、蛋白精(三聚氰胺)事件的教訓,不要違規使用藥物、激素和添加劑!
(2)動物福利:為野豬提供最佳養殖環境。
(3)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環境
二、產品收獲過程的質量控制
為保證肉質口感,屠宰年齡也不要太老。
收獲方法,安全,綠色。
三、產品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初加工標準和質量控制
四、產品銷售過程中的監控
(1)要建立產品可追溯制度。
(2)要嚴歷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杜絕以次充好,以家豬充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