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農村沼氣“點亮”農業循環經濟
內容摘要: 2009年以來,海南新建農村戶用沼氣約4.5萬戶(不含集中供氣),完成大型沼氣工程76個。農村沼氣建設已經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以及新農村、新能源、節能減排節本增效的重要內容。
記者從海南省農業廳獲悉,2009年以來,通過大中型沼氣工程、聯戶供氣工程、“豬-沼-菜”生態循環模式推廣等,海南沼氣已覆蓋全省29.7%的農戶,使用沼氣的農戶和村莊基本實現照明不用電、做飯不耗柴、種菜種果不用肥,每個沼氣用戶年可節支增收2500元。
近兩年,海南以實施農村沼氣國債項目為重點,大力發展大中型沼氣、聯戶供氣,完善沼氣服務體系,推進沼氣綜合利用和生態循環示范區建設,取得可喜成績,受到中央領導、農業部、國家發改委充分肯定。
2009年以來,海南新建農村戶用沼氣約4.5萬戶(不含集中供氣),完成大型沼氣工程76個。全省累計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724處,集中供氣農戶達2.8萬戶。完成中小型聯戶供氣工程331處。大中型沼氣、聯戶供氣工程全國領先。
農村沼氣建設已經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以及新農村、新能源、節能減排節本增效的重要內容。目前,海南沼氣年產可達28578萬立方米,年減排二氧化碳54.2萬噸,年可節柴168.48萬噸,年產沼肥600多萬噸,年節支增收達7.8億元。
海南省農業廳廳長肖杰說,以沼氣為重要載體的生態循環農業是海南沼氣建設的一大特色,使沼氣、養殖小區、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緊密結合,推廣“豬-沼-菜”生態模式,開展“沼氣、沼液、沼渣”綜合利用,節本增效顯著。海南沼肥目前年產可達600多萬噸,可供123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用肥,可減少化肥用量42%。有機肥料的大量使用不僅減少了化肥投入,還能有效提高農產品品質。
(輸入: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