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被授予“2020中國鄉村振興服務典范企業”

首屆中國農業企業家峰會頒獎現場。
12月12日,首屆中國農業企業家峰會在京召開,“2020中國鄉村振興服務典范企業10強”榜單揭曉,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位列首位。中國農業企業家峰會由農民日報社發起主辦,是中國農業產業界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盛會。
“幫農民富起來,是我們最想做、最愿意做、也能做的事。”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項煌妹代表互聯網企業在峰會主題演講中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實施“畝產一千美金計劃”,聚合淘寶、天貓、菜鳥、阿里云等23個業務,推動數字農業落地,“數據成為新農資,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近三年來,阿里平臺農產品網絡銷售額超過5400億元。
數字技術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阿里巴巴已探索將物聯網、光譜識別、區塊鏈溯源等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例如建設了一年可以增收6倍的“蔬菜工場”。
數字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快遞進村只占40%左右。菜鳥首創“農村快遞物流智慧共配”項目,打造農產品上行“高速公路”,已經覆蓋全國 25個省份 670 多個縣域。
農業產供銷全鏈路數字化升級。阿里巴巴正在全國落地1000個數字農業基地,今年,5大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產地倉)全面投入使用,與遍布全國的銷地倉、盒馬店和大潤發門店形成倉配矩陣,讓鮮美農產品直達城市餐桌。
“大數據的應用是一個趨勢,數據成為農資已經是一個事實。阿里在這個方面大有作為,前景光明。”農民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唐園結點評道,“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數字化,阿里責無旁貸也使命光榮,他們做得很好,感謝他們!”
山東紐瀾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被授予“2020中國鄉村振興社會責任貢獻企業”稱號。紐瀾地公司總經理杜斌在主題演講中介紹,與阿里盒馬鮮生合作后,紐瀾地通過大數據進行訂單養殖、訂單生產,建立起一套養殖屠宰、分割生產、精深加工新鮮牛肉日訂單、日配送的供應鏈體系,打造了國內唯一的國產雪花黑牛C端品牌。今年,紐瀾地又與阿里數字農業在淄博周邊打造了一個占地六百余畝的阿里巴巴紐瀾地數字農業產業中心。杜斌認為,未來十年,數字農業將會給中國農業帶來巨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