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肉、毛、皮內銷市場有多大?
改革20多年來,我國兔業已從外國人要,農民就養;外國人不要,農民就宰的被動局面中解脫出來。實現了立足內銷,歡迎外銷的正確市場定位。也就是說以內銷為主。外國人要,我們歡迎;外國人不要,我們仍然處于永遠的主動和不敗之地;這就是不斷擴大的內需市場。
內銷市場有多大?應該有一個基本的分析:
兔肉:在國際市場上,長期以來,70%的兔肉是由我國提供的。而這70%的數量還不足1萬噸。2006年,我國年產兔肉46萬噸;請注意:1萬噸出口,45萬噸到哪里去了?都被內銷了!我國13億人口,人年均才300克(6兩),就吃掉了45萬噸!如果我國實現一日一兩兔肉強壯我中華民族的目標,每人一年就是360兩,那就是現在年人均6兩的60倍!也就是還需要每年生產60個45萬噸,這不是擴大內需的巨大空間嗎?
兔皮:現在和將來,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獺兔皮產品仍將是以外銷為主;中國人還得翹首以待。原因有二:一是外國人要,我們歡迎。二是出口效益高,刺激了外銷的積極性。但是,立足內銷的市場定位將永遠是不變的,它是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應當看到,隨著人們精神文明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也不再是翹首以待了。不遠的將來,獺兔裘皮產品企業的經濟效益,將由量變到質變,億元型企業將會陸續浮出水面。
兔毛:兔毛也經歷了外國人要就養,外國人不要就宰的歷史教訓。同時,也經歷了人為造假的教訓。今天,在立足內銷正確定位的選擇下,環保、健康、美觀、舒適的兔毛產品已被國人普遍接受,內銷市場不斷擴大。當今兔毛產品面臨的重要問題是:面對工薪階層的需要,加強兔毛產品的科技攻關,不斷增強兔毛產品的科技含量。應當肯定:廣闊的國內市場需求,是科技工作者為之奮斗的崇高目標,立足內銷的市場定位,也使兔毛產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