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兔業三大市場各有起伏
2006年對養兔業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兔產品價格除長毛兔較平穩以外,獺兔價格恢復了以往的霸氣,肉兔價格更是一路走高,達到近幾年來的最高,在雞、豬等畜禽主打產品價格飄忽不定中,兔產品是一枝獨秀,成為2006年畜牧業最大的亮點。回眸2006,展望2007,筆者談點個人的想法,以供大家參考。
肉兔:在降低飼養成本上下功夫
2006年是肉兔的蓬勃發展之年,價格從年初的每公斤8元左右一路上升,達到現在的每公斤14~16元。期間既沒有受到季節的影響,也沒有受到雞、豬等畜禽產品價格跌宕起伏的困擾,讓養殖者開懷,讓未養者羨慕。國內兔肉消費量逐漸增加,以及歐盟和俄羅斯開關后出口量的巨增,拉動了肉兔的市場升值空間。最重要的一點,去年肉兔皮張的價格一路看好,幾乎達到了近50年來的最高價。以青紫藍兔為例,年初只重1.5~2公斤的青紫藍兔皮張統貨每張價格大約在5~8元,到12月時卻狂升到每張18元左右,只重3公斤以上的青紫藍兔皮甚至接近每張30元,這樣的價格足以刺激肉兔市場逐漸發展。預計今春受春節兔肉消費增加等原因的影響,肉兔價格不會有大的變化,夏天肉兔皮張價格受季節限制,預計價格將會下調;再者受去年養殖效益好影響,大量新養殖戶加入,肉兔養殖數量增加,二者相合,將導致肉兔價格小幅度下滑。所以,筆者認為,養殖者必須要在降低飼養成本、提高仔兔成活率上下功夫,以抵消市場的不利影響。
獺兔:從兔皮質量入手
2006年獺兔價格雖然波瀾不驚,但是已逐漸恢復了以往的霸氣,特別是優質毛領路的獺兔皮一路高價領跑。因季節影響,以服裝路為主的獺兔皮,夏季皮與冬季皮價格懸殊在每張10~20元,全國除浙江夏皮與冬皮價格差幅較小外,其他省份的獺兔皮夏皮與冬皮價格上有較大差距,這其中原因之一是質量問題,其二是規模問題。以浙江為例,浙江飼養的獺兔以規模化養殖居多,飼養、配方、營養全面,以兔皮質量為標準選留種兔,取皮時按標準月齡屠宰。這樣高質量的獺兔皮,在市場上每張要比同類產品高出3~5元。今年的獺兔市場還是主要以老養殖戶為主,數量上增幅不會很大,排除季節因素,預計優質獺兔皮價格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是對質量的要求也會進一步凸顯出來,養殖者要從兔皮質量入手,提高經濟效益。
長毛兔:堅持飼養仍有利可圖
受市場消費、加工技術影響,長毛兔業去年總體穩定發展,新加入的養殖戶不多。長毛兔流通環節利潤不高,所以市場感覺不到交易火爆的場面。目前養殖戶儲毛待售的不在少數,加上加工環節資金、技術、市場開發等一系列難題需克服,因此長毛兔兔毛出口數量和價格保持穩定,不會有大起伏。但從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等大環境來看,兔毛價格今年應保持在穩定的基礎上,適度上揚,幅度不會太大。但是養殖戶還是有利可圖。(山東莒縣恒武兔業楊洪武)
江蘇農業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