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產值
在我國統計系體系中,沒有對兔業產值的統計。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統計,我國兔肉產值呈現出先升后降的特點(圖1),2008年至2017年,中國兔肉產值波動較大,其中2013年達到頂峰,產值為32.85億美元(約合210億元人民幣)。2013年之前,由于價格不斷波動,兔肉產值呈現較大波動。2013年之后,兔肉產量迅速下降,兔肉產值也隨之下降。近兩年來,得益于兔產業結構調整、規模化程度提高以及兔業科技的快速發展,兔產業的發展由量的增加轉變為質的提升,在兔肉產量下降的情況下,兔肉產值仍趨于穩定。
圖1 中國兔肉產值(2008-2017)
數據來源:FAOSTAT,http://www.fao.org/faostat/
2011年以來,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崗位對我國兔業產值,分別從肉兔、獺兔和毛兔,以及兔肉、兔皮和兔毛等角度,采用多種方法對兔業產值進行核算(圖2)。可以看出與FAO的核算相似的發展趨勢。2018年兔業產值為222.69億元,約占畜牧業產值的0.76%。
圖2 2011-2018中國兔產業產值及在畜牧業中的占比
數據來源: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根據生產統計和價格監測等數據核算所得。
來源:《十三五”以來中國兔產業發展報告(2016-2019)》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