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兔產業發展趨勢及建議
近2年來,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等國內外多重不確定性因素給中國兔產業發展帶來了顯著的影響。2018年8月非洲豬瘟的爆發造成豬肉供給短缺,拉動了兔肉需求,但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兔業產生巨大沖擊。本文對2021年兔業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提出了促進產業發展的相關建議。
2021年兔產業發展趨勢
經過多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又經歷了“手拔毛”事件、無抗養殖、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沖擊,我國兔產業實現了較好的升級轉型,整個產業的韌性增強。
一、肉兔產業將呈現波動中增長
從兔肉行情來看,肉兔產業在2015年年終就進入上升通道,即使近年來面臨多重沖擊,兔肉價格依然維持波動中增長的態勢。從肉兔產業指數來看,目前也處于較高水平,2020年12月已達到117.04,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2021年肉兔產業預計將繼續維持上升趨勢,兔產業整體發展也將持續上升。原因如下:①兔肉對豬肉和牛羊肉的替代仍將持續,同時在多數消費者逐漸適應兔肉消費并了解兔肉的健康營養后,將會呈現一定的依賴性,從而能夠實現一定程度的增長;②新疆等地的一些大型家兔養殖企業不斷開辟新的養殖區域,有利于推動肉兔養殖和兔肉消費普及;③在脫貧后,兔產業將繼續得到政府(特別是原貧困地區政府)的相關支持,在政府和兔業企業的“推動力”及市場需求的“拉動力”共同作用下,2021年肉兔產業將持續上升。
二、獺兔產業持續調整,將呈現止跌回升
獺兔產業自2014年以來,總體呈現下滑趨勢,特別是獺兔皮價格一直在波動中下滑,由2014年初的52.7元/張一直下降到2020年12月的7.5元/張。但是在兔肉價格的拉動下,獺兔活兔的價格近5年來一直維持在17元/kg左右,支撐著獺兔產業在波動中調整。兔肉價格的繼續上漲對獺兔養殖將會產生拉動,同時,由于在丹麥等國發現水貂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貂皮供給將受挫,再加上2020年的寒冬又會使皮衣服裝的需求增加,這些會對獺兔皮的需求產生刺激和拉動作用。在“兔肉價格”和“兔皮價格”雙雙拉升下,預計2021年獺兔產業將可能止跌回升,雖然回升幅度短期不會很大。
三、 毛兔產業回升加快,增長動力逐步加強
近年來,我國兔毛積壓較多,兔毛加工企業開發新產品的力度加大,這將提高兔毛產品的供給能力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近年來,在長毛兔扶貧方面,一些龍頭企業在帶動農戶養殖增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同時,各地政府也積極幫助企業加大市場宣傳推廣。開拓兔毛產品市場為毛兔產業發展逐步探出了路子。從粗毛產品來看,即使面臨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一直呈現上升態勢,剪毛統貨相對疲軟,但基本也接近110~120元/kg的長期底線。預計2021年毛兔產業將開始回升。
綜合整個產業來看,隨著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而國外還處在較大爆發階段,全球兔產業的不景氣必然導致全球兔產品供給相對不足,而早已恢復的中國兔業將為世界兔產品市場提供重要的產品供給,這也將是拉動中國兔產業發展的一個積極因素。
2021年兔產業發展建議
2021年我國兔產業發展有諸多有利因素,但新冠肺炎疫情對產業的沖擊會傳遞到2021年。在2020年2月和11月,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分別對全國300多個養殖場戶進行了生產經營情況的調研,結合對產業的監測和實地調研,特提出以下發展建議。
一、 繼續加強兔產品宣傳推廣,采取多種形式開拓市場
受新冠肺炎疫情時有發生的影響,消費者在外就餐和旅游等消費還持謹慎態度,其對兔肉的餐飲消費會受到不利影響,為此兔肉生產加工和流通企業需要利用互聯網,改變以往宣傳推廣策略,主動引進專業營銷公司,利用微信、抖音和快手等互聯網自媒體,打造網紅產品,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吸引未來主要消費群體關注。
二、關注國際市場需求,適當增加出口
在國內市場受挫以及其他兔業主產國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企業應特別關注國際市場,積極探索國際市場,適當增加兔產品出口,穩定國內生產。
三、強化對兔產業龍頭企業的政策支持,鞏固兔產業扶貧成果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戰的背景下,很多地方將家兔養殖作為脫貧致富的重要選擇,特別是在新疆、貴州等地區,兔產業在消除貧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脫貧后,兔產業如何升級成為各界特別關注的問題,在政府的扶貧政策逐步退出的情況下,必須考慮“企業和農戶”聯合體的健康、持續發展,需要做好幾點:①密切關注龍頭企業發展,避免扶持了貧困農戶,拖累了龍頭企業;②政府對于依靠兔產業脫貧致富的地區繼續給予財政和金融支持。
四、積極加強技術研發和推廣,強化產業發展動力
政府應繼續加強兔產業育種技術、飼料營養技術、疫病防控技術、兔產品加工技術等技術研發,特別是育種技術,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部署實施保種和生物育種工程或專項,以及遺傳改良計劃。同時,對于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已研發出的系列新技術、新產品,未來應不斷加強這些技術的整合配套和推廣使用,從而提高技術對產業發展的推動力。另外,積極加強與國際兔產業的聯系,特別是育種企業應積極布局全球發展,通過相關配套技術和資本整合,在飼草飼料和水電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國家發展家兔標準化養殖,從而在國際兔產業價值鏈中占領主動權。
五、 警惕兔產業疫病爆發,做好疫病防控
目前,無抗養殖政策已經在全國實行,但是兔業界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兔業生產一線具備執業獸醫師資質的技術人員鳳毛麟角,養殖場需要加強規范用藥指導和監督。2020年4月四川爆發2型兔瘟,雖然事發兔場已經撲殺,但再次發生2型兔瘟的概率依然存在。疫病復雜多發的現狀需要各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密切監測兔病發生情況,早做預案,盡早控制疫病的流行。
六、積極應對產業風險,減緩對產業的沖擊
養殖業面臨的風險相對較多,包括市場風險、自然風險。在我國兔產業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政府應全面研究兔產業面臨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保險政策,通過建立產業發展基金、大災救濟和保險等政策,減緩大中型兔場(企業)由于資金鏈斷裂、市場銷路不暢等風險帶來的損失。另外,政府還要加強市場和產業監測預警,提供及時可靠的信息。
七、企業積極采取節本增效措施,提高企業競爭力
2020年玉米和大豆等飼料原料價格都有較大幅度上漲,2021年預計會有一定回落,但玉米的總體供給面并不寬松,未來草粉價格也不會太低,為此,需要養殖場(戶)科學養殖,節本增效。對于中小規模農戶,積極開辟飼草資源,對于大中型養殖企業適度推進機械化智能化,降低人工成本,推進標準化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