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陰沂蒙長毛兔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
蒙陰縣位于沂蒙山腹地,屬山丘地形,素有養兔傳統,是“中國長毛兔之鄉”。沂蒙長毛兔是蒙陰縣的主要飼養品種,歷史最高存欄556萬只,目前存欄500萬只"。
一、產業現狀
長毛兔產業不同于肉兔、獺兔及豬雞等其他畜禽產業,長毛兔以產毛為主,兔毛加工產品以出口為主,致使長毛兔產業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2014 年以來,受“手拔毛”事件及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目前已有70多家國際服裝企業停止進口中國長毛免兔毛原材料,致使我國長毛兔產業行情持續低迷”。目前,蒙陰縣兔毛收購價為150元/kg,略高于養殖成本,養殖戶盈利甚微。蒙陰縣沂蒙長毛兔存欄500萬只,縣級免業協會1個,沂蒙長毛兔保種場1個,有3個鄉鎮存欄量超過20萬只,30多個村存欄量超過1萬只,養殖戶1萬多戶,其中養殖專業戶4 519戶。全縣80%規模化免場采取半開放或全開放式養殖模式,40%兔場采取自配飼料模式,95%以上兔糞用于本地果樹種植國。
二、發展經驗
1、強化政策供給
蒙陰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沂蒙長毛兔產業發展,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畜牧業的決定》《關于兔毛專業市場管理的有關規定》等多項激勵政策,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和技術服務小組,并將沂蒙長毛兔養殖與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在增加貧困群眾收人的同時,進一步刺激沂蒙長毛兔產業的發展。
2、強化區域合作
蒙陰縣與青海省、貴州省普安縣等地在精準扶貧上對口幫扶,送種兔、送技術、派駐專門技術人員上門指導,幫扶青海省發展沂蒙長毛兔產業;貴州省普安縣多次來蒙陰縣實地考察沂蒙長毛兔產業,引進種兔,引進本地土專家,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科學地配制飼料、規劃養殖布局,現該地區長毛兔產業已初具規模;蒙陰縣搶抓機遇,多次到江浙滬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并結合山地實際,改進養殖技術、延長產業鏈、發展兔毛深加工產業,拓寬沂蒙長毛兔發展新思路。
3、強化項目帶動
蒙陰縣連續多年實施《蒙陰縣高效特色畜牧業示范縣項目》《蒙陰縣基層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項目》《蒙陰縣畜牧良種補貼項目》等項目,發展沂蒙長毛兔產業,累計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年存欄20 000只沂蒙長毛兔種兔場1家,每年向社會提供良種兔5萬只,年產兔毛3 t,示范帶動年存欄沂蒙長毛兔1000 只以上的養殖場20處,養殖專業戶200余戶,促進沂蒙長毛兔養殖由傳統方式向現代化、規模化、標準化養兔方式轉變"。
4、強化產業延伸
蒙陰縣沂蒙長毛兔多年發展,已經形成飼料、獸藥、飼養圈舍建設、養殖設備零售、剪毛、兔毛后續加工等--條龍服務式的產業鏈。近年受國際兔毛市場的影響,兔毛行情持續在低位徘徊,為進一步拉伸產業鏈,拓寬國內市場,蒙陰縣強化產業鏈延伸,著力在兔毛深加工上下功夫,籌建了一家集沂蒙長毛兔養殖、兔毛梳理初加工、兔毛紡織、兔毛衣帽制作產品開發于一體的龍頭企業,并與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天津工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進產學研融合,實現沂蒙長毛免養殖、兔毛產品生產加工一體化發展。
三、存在問題
1、種質資源保護薄弱
沂蒙長毛兔產業要想長久發展,保種是關鍵,育種是核心。雖然蒙陰縣在保護種質資源下了大功夫,建成保種場1家,但保種企業為生存追求市場效益,在沂蒙長毛兔基因保種和性狀保種上資金投人不足,在保種技術供給上與其他畜禽保種還存在差距,在沂蒙長毛兔細毛型或粗毛型育種上還存在短板,不能滿足紡紗或制作披肩的市場需求。
2、兔毛產品市場不活躍
目前兔毛產品銷售市場不活躍,產品價格普遍偏高,1件中檔兔毛針織產品促銷價為800-1300元,遠高于同類羊絨產品市場價,普通上班族對兔毛產品購買力下降,銷售市場受阻。
四、建議
1、強化人力財力支撐
著重在人力、財力上強化沂蒙長毛兔種質資源保護,結合“第一書記、基礎服務隊、六進工程”等政策,增加保種育種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保留編制待遇,人駐企業,并將企業成效納入年度評優指標,在職稱評定方面給予傾斜;加大財政投入,并配套企業財力投入沂蒙長毛兔保種場,著力在基因保種和性狀保種設施設備和技術上下功夫,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2、強化產業養殖供給
免毛后加工需求引領養殖供給,發揮市場決定作用,引領沂蒙長毛兔養殖供給側改革,在沂蒙長毛兔育種上下功夫,大力發展細毛型和粗毛型沂蒙長毛兔品種,以便滿足兔毛后加工紡紗和制作披肩的市場需要,提高沂蒙長毛兔產業經濟效益。
3、強化產業融合發展
全媒體時代,充分利用直播、網購等新媒體平臺,依據經濟市場運行規律,精準定位中產階級消費群體,切合消費群體購買力,合理價格,保持免毛產品定價于500元以下,結合群眾需求,遴選銷售量大的中低檔商品兔毛產品,發揮兔毛襪子、圍巾、毛衫等產品的銷量優勢,活躍兔毛產品市場,開發兔毛產品品牌,帶動沂蒙長毛兔產業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