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蜂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
發展蜂產業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環節,在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保護修復生態環境、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發出通知,將“蜜蜂飼養”列為全國鄉村重點產業。同時,山東省畜牧獸醫局為推動蜂產業穩步提升,制定《山東省蜂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為蜂產業多方面、多層次發展取得較好成效指明了方向。本文淺析山東省肥城市蜂產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推動肥城市蜂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
1肥城市地貌及氣候適于養蜂
肥城市境內地貌類型多樣,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最高點海拔600 m,最低點海拔57.7 m。肥城市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大小山洪河道43條,境內山脈屬泰山山脈西麓。北部有牛山、陶山,中部以肥豬山、馬山、布山為主,蜜粉源和輔助蜜粉源植物130666.67余hm2,種類繁多,適合于蜜蜂的生長養殖,以及蜂蜜、蜂蠟、王漿和蜂毒等多種產品的生產。
2蜂業基本情況及發展特點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蜂蜜作為一種營養保健品,價格呈現不斷上升趨勢,許多蜂農在養蜂中得到實惠,養蜂業也在本市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肥城市現有蜂農300多戶,擁有蜂群約4萬群,主要是以意大利蜂為主,70%的蜂農通過轉場養蜂,30%的蜂農在肥城當地,主要分布在布山、鳳凰山、翦云山、牛山等區域。
當地現有泰安建紅種蜂場,為省級一級種蜂場,原種蜂群300群,基本核心群200群。近3年來,年均提供種用蜂王3000只以上,生產用蜂王15000只以上,主要面向山東、安徽、浙江、河北、江蘇等區域;君祥養蜂合作社為山東省省級合作社,帶動200多戶蜂農發展養蜂,蜂群18000多群,2021年銷售額達2000萬元;山東泰之源食品有限公司是當地農業重點龍頭企業,是一家通過國家QS認證的蜂產品加工企業,主營蜂蜜、巢蜜、王漿、蜂膠、果汁蜜系列產品,產品暢銷全國各地,2021年銷售額達1 560萬元。肥城市素有中國桃都之稱,境內6666.67 hm2肥城桃、666.67 hm2有機蔬菜及優質干鮮果基地,為發展蜂產業提供了豐富的花粉資源。菜農、果農深知蜜蜂授粉的重要性,每年雇傭蜂農專程授粉,蜂農收入提高的同時蔬菜、水果等種植業產量及質量大大提升。肥城市現已逐步形成龍頭企業帶動、基地擴展、合作社管理養蜂規范、蜂農致富的良性產業化發展格局。
3存在的主要問題
3.1養蜂人老齡化嚴重,現代化養蜂技術推廣緩慢
在統計中發現,目前肥城市大部分蜂農僅有初中文化水平,文化素質整體偏低,且年齡集中在45~65歲,對于新型的養殖技術及標準了解甚微,對新觀念接受能力較差。由于養蜂條件落后,年輕人從事蜂業意愿不高,行業后繼無人現象凸顯,進而影響了現代化養蜂技術推廣進度,導致科技賦能蜂業發展力度不足。
3.2蜂產業規模偏小,標準化程度偏低
蜂業在當地還沒有被廣泛認知,致使其長期被忽視,加之,蜂業生產方式大多為家庭聯合,肥城市70%蜂農的生產活動缺乏穩定性,難以用統一、標準的模式養殖蜜蜂,導致蜂業規模小、標準化程度偏低。
3.3蜂制品泛濫,終端消費不振
養企業在當地收購蜂蜜時,以價格取勝,不斷壓低收購價格,導致蜂農不愿向企業提供優質的成熟蜜。由于終端消費者對蜂產品認識不足,國家對蜂制品沒有標準限制等,生產商利用不合格的蜂蜜,經營各種蜂蜜制品,導致市場上蜂產品“劣勝優汰”,嚴重擾亂了蜂產品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消費者信心,對蜂產業正常有序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3.4養殖生產成本提高
近段時間以來汽車油價居高不下,運費不斷上漲,導致轉地蜂場成本升高。同時,由于養蜂業需經常更換蜂箱等易耗品,蜂飼料價格提高,蜂農對蜂種換代及疫病防治手段滯后,使得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養殖效益越來越低。
4對策與建議
針對目前肥城市蜂產業的現狀,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以期充分發揮蜂業優勢,利用當前機遇,促進肥城市蜂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4.1注重職業培訓及人才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一方面政府及主管部門針對蜂農的不同需求,有計劃的開展輪訓和培訓,利用請進來和送出去的方式,強化養蜂技術人員和蜂農的技術培訓,提高其飼養、生產、加工、銷售的技術水平,造就一批既懂養蜂技術,又懂經濟管理的新世紀養蜂業人才;另一方面通過出臺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吸引高素質年輕人加入養蜂業,推進從業隊伍年輕化,加強養蜂專業人才的配置,增強蜂產業管理實力,為肥城市蜂產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科技及人才支撐,有效化解當前肥城市蜂產業發展滯后,后繼無人的狀況。
4.2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建設蜜蜂養殖標準化示范基地
一方面結合肥城市蜜蜂養殖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肥城君祥養蜂專業合作社及山東泰之源食品有限公司的引領、輻射和示范作用,推廣標準化飼養管理模式,鼓勵其在標準化蜂場建設、蜂產品采收、疾病防治、蜜蜂授粉等方面為蜂農提供技術支持;另一方面,以肥城市蜂業質量提升項目為契機,加大政策扶持,遴選一批條件較好、觀念先進的蜂場建設養殖標準化示范基地,更好地帶動肥城養蜂業向標準化、規范化、高品質的方向發展,推動養蜂業從目前的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
4.3發揮各方在養蜂業中的職能
政府部門處于服務者的角色,應制定一系列養蜂條例,盡可能幫助養蜂人。比如,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或制定行業標準,引導企業規范化生產;印刷分發養蜂手冊介紹當地養蜂條件,指導蜂農如何選擇優質的蜜粉源;協調蜂農間及其與果農、菜農間的關系,適當規范放蜂地點及放蜂量;發生了蜜蜂中毒時,政府部門也會出面主持公道,為蜂農爭取權益。
蜂業協會是蜂農和政府之間的橋梁,應當積極發揮服務引導作用,不僅要向蜂農推廣新技術、普及病蟲病害防治技術,切實做好蜂業行業信息、技術咨詢服務工作,提高蜂農專業素養和技術水平,更要在蜂業發展政策、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爭取各類項目立項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保證政策的精準性,真正實現各類資源的有機結合與有效利用,全面推動產業的進步與發展。
4.4科學宣傳,提高消費者認識
一方面采用以科普知識形式對蜂產品宣傳,能夠讓消費者全面詳細了解蜂產品,增強消費者對蜂產品的認識,振興終端消費市場,同時也是對不正當競爭行為做出最有力的回擊;另一方面,加強部門協調,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對市場上夸大相關蜂產品的不實宣傳及報道要進行及時查處,逐步規范蜂產品市場,真正實現“優勝劣汰”。
4.5完善及創新蜂產業鏈模式
(1)注重種業發展。依托泰安建紅種蜂場,加大種蜂保護力度,強化育種基礎研究,促進育種標準化進程,推進種業技能發展。(2)創新銷售方式。如充分利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以及抖音等自媒體平臺多渠道打通銷售環節,規避單一銷售帶來的市場風險。(3)促進產業融合發展。鼓勵并推進養蜂業與旅游有機融合在一起,將其延伸到旅游業產業鏈中。比如,學習借鑒河南唐河縣蜂產業特色小鎮及海淀區“蜂一把蜜蜂小鎮”模式,依托山東泰之源食品有限公司體驗式蜂場與蜂文化科普長廊,結合每年一屆的肥城桃花節,將蜂產業融入到桃花節中,重點發展蜂產品的天然手工制作,開展體驗式營銷,打造集餐飲、住宿、服務、蜂產品體驗為一體的具有肥城特色的農旅文創產業運營模式,提高行業競爭力,為旅游業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