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現代兔業注重四方面
疫苗質量和免疫程序
從眾多失敗的事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疫苗的質量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養兔者往往不知所措:我們應該怎樣免疫?我們應該相信誰?
兔瘟疫苗的生產本來不是一個多么復雜的問題,為什么一些疫苗不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呢?是技術問題?還是市場問題?是兔瘟病毒出現了變異?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
針對兔場免疫程序混亂這一問題,專家表示,由于不同兔場的免疫情況不同,抗體的水平不一,很難有一個統一的免疫程序。各兔場可根據本場實際請專家制定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序。
根據筆者調研和實踐經驗,兔瘟的免疫最好是單苗,與其它疫苗組成的聯苗往往對兔瘟的免疫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巴氏桿菌和波氏桿菌病的免疫應該使用二聯苗,二者任何單一疫苗的免疫效果均很差。除了兔瘟必須免疫以外,目前家兔的其它細菌性疾病都與環境有關。控制好環境就等于抓住疾病預防的根本。不控制環境,單靠疫苗是難以抵御細菌強毒的攻擊的。二者雙管齊下,應該是最好的途徑。
粗飼料資源的開發和質量的控制
很多人可能認為,我國養兔不愁粗飼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事實正好相反。現在養兔不是過去“家養3只兔,不愁油鹽醋”的年代,而是向著規模化方向發展。初步估算,我國年出欄家兔4億多只,年消耗粗飼料在20億公斤左右。如此數量的優質粗飼料怎樣解決?
我國飼料工業取得長足的進步。但是對于粗飼料而言,其生產、加工、儲藏和利用還很原始。粗飼料沒有形成一個產業,仍然是一個附屬產業。發達的養兔業需要粗飼料產業化相適應,否則,中國家兔規模化養殖的道路將是曲折的。
粗飼料產業化,需要種植結構的調整,將二元種植結構逐漸過渡到三元種植結構上來。將粗飼料的“靠天收”逐漸形成人工控制質量。這也是一個絕好的商機,誰在這方面先行一步,誰就掌握了兔業的主動。
綠色新型藥物的開發
家兔疾病眾多,除了兔瘟以外,其他疾病基本上是依靠藥物預防和治療的。眾所周知,抗生素的使用有很多弊端,發達國家已經對抗生素進行禁用或限用。我國也正在發展綠色畜牧業,這是一個方向。動物的綠色養殖是我們畜牧業內人士的職責,給人類提供綠色安全畜產品是我們的義務。這不僅僅是畜產品出口的需要。而實現這一目標,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比如:優良的品種和健康的畜群、優良的環境和科學的飼養方式、完善的防疫體系、綠色的飼料、添加劑和獸藥等。其中綠色添加劑和獸藥至關重要。
近年來,業內眾多人士在綠色飼料添加劑方面做了一定工作。開發了兔用微生態制劑--生態素,對于預防和治療家兔不同類型的腹瀉有較好效果;兔用復合酶,可以幫助消化,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降低腹瀉率等。但是,目前來看,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綠色飼料添加劑或獸藥的普及率還較低,很多人并不認識,更談不上重視。有的人愿意使用,但不知誰家的好,到何處購買;第二是綠色飼料添加劑和獸藥的種類和品種較少,不能滿足我國綠色兔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開發更好更多的綠色飼料添加劑和獸藥是當務之急。
環境控制
筆者曾參觀過國外的一些兔場,盡管兔舍相當簡陋,但兔群非常健康。在與外國專家座談中了解到,家兔的疾病不是他們生產中的突出問題,更不是棘手問題。但當我們從國外引進種兔之后,很快就陷入了防病治病的泥潭中難以脫身,其原因固然很多,但筆者體會最深的是環境控制。
筆者經常說:要讓兔子給我們作出貢獻,我們首先給兔子提供舒適的環境。它們幸福了,我們才能從它們那里獲得利益。
在環境控制方面,我國絕大多數兔場存在嚴重的問題:高濕度、高密度、有害氣體高濃度。這三高是造成家兔發病率高、藥費高和死亡率高的直接原因。不解決前面的三高問題,后面的三高無從解決。
高濕是萬惡之源。落后的飲水器,滴水不斷;開放的糞尿溝,形成寬大的蒸發器;糞尿的堆積,微生物的分解活動,兔舍的通風不良,加之高密度飼養,使飼養環境十分惡劣。
筆者調查發現,凡是室外養兔的兔場,疾病較輕,家兔健康;凡是室內養殖的,多數疾病嚴重。其原因就是濕度、密度和通風問題。發達國家種兔基本上是單層籠養,而我國多數是三層重疊式籠養。雖然我們在單位建筑面積內養的種兔多,但最終計算效益,可能得不償失。
給家兔提供舒適的環境,既是動物福利的需要,也是提高動物生產性能和提高產品質量的需要。在這方面,我們的差距很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輸入: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