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三聚氰胺事件對中國養兔業的影響
三鹿奶粉事件對人們的影響不亞于一場大地震,全國成千上萬嬰幼兒的健康受到傷害,一時間談奶色變,經人們造成極大地恐。聯想起這些年市場上出現的工業酒精兌毒酒,硫磺漂白的粉絲,洗衣機用作發泡劑的油條,蘇丹紅的紅心蛋,還有毒大米等,人們紛紛感嘆,不知道還有那些食品是安全的。
有人形象的將毒奶粉事件比作一膿胞,只是有三鹿集團給擠破了,說明了干這種傷天害理的事不只三鹿一家,早已成為奶業行業某些企業的潛規則,毒奶粉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與養兔業有什么關系,下面就來議議這方面的問題。
一、解讀三鹿毒奶粉的禍根
此次毒奶粉的罪魁禍首是三聚氰胺,它是一咱有機化學合成的物質,通常用于合成樹脂,塑料,涂料,裝飾板等。化工廠在生產三聚氰胺過程中所產的廢渣,其中含有70%三聚氰胺,造假者就是利用“渣”并美其名為從“蛋白精”或蛋白粉在網上或市上銷售。據報道,一年多就曾在出口的蛋白粉中檢出過三聚氰胺。一些不法分子就是所謂的“蛋白精”添加到奶制品中或飼料中。
有報道稱,三聚氰胺在體內不能被代謝消化吸收,而是從尿液中原樣排出,如果長期大量食用,就會產生腎結石,膀胱結石,嚴重時就危及生命。這就是說,盡管三聚氰胺中含有大量的氮,但它不能像蛋白質氮被人和動物利用。因此,當嬰幼兒長期食用這樣的奶粉以后,使腎臟等泌尿系統受到損害,嚴重則危機生命。
二、檢測方法的缺陷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有人會問,三聚氰胺為什么可以冒充蛋白質,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目前使用的蛋的質檢測方法。凱氏定氮法,是十九世紀后期丹麥人約翰凱爾達發明的。蛋白質含有氮元素,用強酸處理檢測樣品,讓蛋白質中氮釋放出來,只要測定氮的含量,就可以推算被檢樣品蛋的質含量。以牛奶比例,牛奶中蛋的質含氮率為16%,根據國家標準,把測出來的氮含量乘以6.25(100-16)就是蛋的質含量。所以凱氏定氮法不是直接測蛋的質含量,而是通過測定氮含量在推算蛋白質含量。也就是說,此法不能分辨所出的氮是蛋白質氮還是三聚氰胺中的氮,這就是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為了彌補凱氏定氮法缺陷,檢測時只要多一道步驟即可,先用三聚乙酸處理樣品,使蛋白質形成沉淀,經過濾后,分別測定沉淀和濾液中的含氮量,這樣就可以知道蛋白質真正含量和冒充蛋白質的氮含量了。這本是生物化學常識,也早就成為檢測牛奶氮含量的國際標準,只是相關監督部門沒有認真去做,給犯罪分子鉆了空子。
三、三鹿奶粉事件給養兔業有何啟示
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以后,在一陣恐慌后,養兔從業者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對我們養兔業有何影響,如何應對?實際上,這是許多行業所面臨的問題。首先,應了解毒奶粉,毒飼料等是怎樣出籠的。不法分子向牛奶,奶料,飼料等天極三聚氰胺,其共同目的是冒充蛋白質,減低成本,獲取不法利潤。有人會問,犯罪分子是將三聚氰胺直接添加到牛奶或奶粉中,對人產生危害的哦,如何將其加入兔產品(兔肉)中對人產生危害呢?從理論上講,動物和人在食入三聚氰胺以后,基本上從尿液中排出長期大量食用才會產生危害。如果這個理論成立的話,是否說明從飼料匯總加入,只是對動物產生危害,動物產品(肉,奶,蛋)對人類無害,要作出這樣結論為時尚早,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未見有系統的科學試驗。令人欣慰的是,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在專家建議下發布一條消息,稱家蓄家禽即使吃了三聚氰胺污染飼料,人類也可以放心食用,因為三聚氰胺被稀釋后危害很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條消息終于平息了一場見波,避免了美國畜牧業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盡管如此,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三聚氰胺內含有大量的氮元素,它與另一種化學物質三聚氰酸混在一起會形成一種結晶,阻礙腎臟的正常生理功能。截至目前,三聚氰胺之謎,還未完全解開,作為養兔業從業人員如何面對,還是那句老話,叫做從源頭抓起,就抓飼料的生產,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對一般養兔企業,有條件的可以自己生產飼料,在菜后飼料原料時,可以避免有毒有害物質混入。如果利用商品飼料養兔的,應到有資質,信譽好的飼料生產企業購買。
對于那些違法亂紀的事情,第一是反對,第二是自己不干,第三是科學面對,相信正意一定會治服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