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養只灰麻兔=種棵搖錢樹
近日,重慶云陽縣普安鄉三臺村58歲村民陳開華,臉上常常掛滿了笑:“我養的200只兔賣了6000元。”“這段時間,每天在普安鄉都要收四五百斤灰麻兔。”萬州商販鄧明權說:“普安鄉集中養殖灰麻兔,正好趕上國內灰麻兔皮市場缺口,價格一路攀高,一張皮毛收價11元,比肯脫毛的白毛兔皮,整整高出了8塊多!”
據了解,該鄉1.7萬農業人口,60%青壯年外出務工后,4400多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留守家中,其中1400多名“空巢”老人分散各村。農村老人年老后又沒有養老保險金,全靠兒女們盡孝心,如果遇上不孝之子,養老就成了難題。而目前農村多數兒女外出務工,老人們常常是青燈伴孤影。怎樣幫助留守老人解決這些問題呢?鄉領導讓干部們到市場上去為老人找項目。各方信息聚集:引進市場緊俏的灰麻兔,為留守老人種下“搖錢樹”。
2006年8月,鄉里計劃用于年底“送溫暖”的資金,到萬州、奉節、開縣等養兔場買回灰麻“齊卡”兔種,免費發給1000多位“空巢”留守老人,并請來科技人員,針對老年人勞力弱的特點,創新以竹葉、樹葉、紅薯、飼料、玉米等混合飼養。同時,建起留守老人灰麻兔養殖協會,以協會形式,與商販簽訂定點收購協議,將兔肉銷往萬州、宜昌、重慶等地,兔皮銷往廣州。看到留守老人養灰麻兔能賺錢,鄉里又籌資300多萬元,在各村建起老年活動室,配套建醫療點、餐飲商店和兔子收購點。以老年活動室為養兔技術培訓點,推廣養兔技術,也為老人們提供了聚會的場所。目前,該鄉已有1000多留守老人加入了“兔協”,許多老人紛紛表示,開春后要養灰麻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