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過冬之一抱團共贏
中國的民營企業都是是從土地里爬出來向上長的“草根經濟”,習慣過小日子。很少有人愿意在晴天的時候想到下雨,憂患意識差讓人痛苦。如今金融海嘯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使這些民營企業充滿了憂慮,企業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其實金融危機只不過是經濟活動的歷史長河中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特殊的記憶符號,我們在尊重歷史大浪淘沙的同時,更期待可以千古留名的企業出現,哪么被歷史推上風口浪尖的中國民企要怎樣才能在經歷這場劫難后涅槃重生呢?
基于中國民營企業的固有特點,針對金融危機前提下的民企如何過冬這個話題,以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首席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先生為首的咨詢專家團結合多年的咨詢經驗,將分期分階段的為民企支招。
民企過冬之一抱團共贏
資源整合是在金融危機“當前”的情況下不得不提上議事日程的戰略手段。資源整合就是把企業外部既參與共同的使命又擁有獨立經濟利益的合作伙伴、競爭對手整合成一個系統,取得1+1大于2的效果,使企業獲得整體的最優,從而壯大體魄,使抵御風險的能力大大加強。但是整合資源又可以細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合縱做大
企業合縱做大就是將同一個行業所參與競爭的各個企業通過資源整合,對相關個體進行優化后進行重組。合縱做大對民企產生的幾個積極效應將可以預見為:
1.資源組合方面:產品的重新分配、品牌的整合、人員重組,組織經驗互補;
2.市場營銷方面:網絡互通,營銷技巧互補、占據新的市場;
3.財務協同方面:降低企業龐大帶來的反應遲鈍,取得了良好的現金流;
4.技術協同方面:在通過對技術人員、在研產品和研發基地的協調后,使得自身產品的研發技術提高;
5.提高產業集中度,集中人力物力辦大事;f.融合先進的管理方式,形成優秀的管理文化,善于學習和融合并購重組中另一方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并創造性加以運用,是企業文化實現融合的一個的顯著標志;g.聚合雙方品牌優勢,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認為,企業合縱做大除了上述積極效果以外,還會一定程度上抵消同行業的不正當競爭所導致的人力資源、物料供應、市場份額等相互沖突所導致的浪費,從而節省開支,勒緊褲帶好過冬。。。。。。
產業鏈整合精益經營
產業鏈整合精益經營就是以更高的效率走完整條產業鏈的產品設計、倉儲運輸、原料采購、訂單處理、批發經營、和終端零售之路(簡稱6+1),從而在市場適應和消費者互動上取得主動和領先地位。
產業鏈如何整合?世界某知名的服裝品牌系統地解答了這一問題。簡單的講,我國服裝業者走完整條6+1的流程需要180天,而某知名的服裝品牌走完整個流程只需要12天,也就是他們整條產業鏈的整合速度是我國服裝業者的15倍。舉例而言,一件衣服庫存12天的成本比庫存180天的成本起碼節省了90%以上的成本。這種高效整合的意義重大,因為這是節省成本最有效管道。以某知名的服裝品牌的倉儲運輸為例:某知名的服裝品牌為了加快運輸的速度,他們通過同某全球知名快遞公司合作,以參股的形式成為其股東,利用某全球知名快遞公司成熟的物流渠道,快速的將產品運輸到世界各地,從而減少物流問題導致的運輸成本增加等等。單就中國的企業產業鏈整合而言,比如直接控股自己所生產產品的上有供給單位,保證物料交期,縮減物料供給成本;優化銷售體系,通過銷售扁平化,努力縮減產品銷售的中間機構,保證產品在第一時間快速的到達終端消費者手中,從而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認為,抱團共贏是重重危機下的一種自救手段,通過對各種資源的優化組合,達到強強聯合的效果,從而增強企業的風險抵抗力,為平安過冬創造條件。(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咨詢專家團齊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