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幫助皮毛等中小企業融資應對金融危機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我國很多產業已經受到波及。在99%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的衡水市,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正在初步顯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出現流動性資金不足的問題。為了幫助企業度過危機,衡水采取了多種幫助中小企業融資的措施。
■現狀:危機初顯
“衡水市99%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形成了絲網、皮毛、鐵塔、采暖鑄造等數十個產業集群,”11月11日,衡水市中小企業局副局長劉金倉告訴記者,“衡水的企業主要是加工制造業,國際金融危機帶給這些企業尤其是和鋼材有關企業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很多企業減少了訂單,甚至停工停產,有的已經出現流動性資金不足的問題”。
劉金倉的話絕不是危言聳聽,以出口量占全國總出口量80%的安平絲網為例,安平絲網商會常務副會長王新海告訴記者,目前絲網的原材料價格降得厲害,像鐵盤條的價格,在今年2月份曾經達到過6100元/噸的水平,但目前的價格卻徘徊在3100元-3200元/噸,原材料價格幾乎被“腰斬”。
但是在企業實際生產過程中,原材料都是有庫存的,原材料價格猛降以后,新接的訂單都是以最新的原材料價格核算成本,這就造成相當一部分使用庫存原材料的企業消化不了成本,而市場又必須維系,企業保本甚至虧損運行,難免出現流動資金不足的現象,最后陷入困境,停工停產。
記者了解到,目前衡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產業多集中在與鋼材相關的產業。
■對策:幫助融資
記者從衡水市中小企業局了解到,從中小企業局的角度出發,幫助企業度過危機就是幫助企業融資,防止企業資金鏈條斷裂。
我國很多中小企業都存在過抵押擔保不足,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不規范,信息不透明等現象。有些企業還存在著嚴重的信用缺失、欺詐行為和由此引發的抽逃資金、逃廢銀行債務等信用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整體信用形象。有統計顯示,衡水中小企業貸款不良率曾達到過45%。為此,政府部門倡導了“誠信興企”活動。
■行動:采取三項措施
在幫助中小企業融資方面,衡水市中小企業局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促進“銀企對接”。衡水市中小企業局加強了同金融業的聯系,及時向金融部門推薦優良的中小企業及優質貸款項目。劉金倉說,10月份的時候,他們幫助衡水寧強光源有限公司從華夏銀行落實貸款2000萬元,使這家民營企業的風力發電塔二期項目順利進行。
二是建設大型擔保公司作為中小企業融資的平臺。目前衡水企業的貸款形式主要是土地、房產等實物抵押,出現資金不足后很難繼續貸款。衡水市中小企業局目前正在運作成立一家大型擔保公司,打算由財政支出部分資本金作為引導資金,再吸收部分民資,使擔保資本金超過億元。
三是推進小額貸款公司的建設。企業法人或自然人,只要資本金超過2000萬元,就允許成立小額貸款公司,這種公司只允許放貸款,不辦理存款業務,其貸款利率也不準超過國家基準利率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