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毛皮企業抵抗風險能力
提高毛皮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
河北永泰化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張珍
金融危機已經蔓延到了全球,雖然對我國的經濟影響較小,但我國的很多行業也無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作為以出口為主的毛皮行業,自然不會置身度外。
我國的毛皮產品,如鞋面毛革、鞋里皮、羊皮和兔皮毛革服裝,多數出口歐美市場;水貂衣服、羊皮反毛衣服主要出口俄羅斯。目前,金融危機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很大,人們對經濟發展的信心不足,消費欲望和能力持續降低,經銷商也在等待觀望,不敢像以前一樣大批進貨。一些買家無力支付貸款,干脆虧損、破產。這必定減少市場對產品的需求,造成我國傳統毛皮產品出口量減少。這種情況在一些主要依賴出口的企業中已經顯現。
面對這一經濟形勢,毛皮企業應該積極應對,主動解決危機帶來的各種問題。作為一名技術工作者,筆者從調整市場方向,注重新產品開發,努力降低成本幾方面提出建議,供同行借簽。
一、開拓新型市場,優化產品結構
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毛皮行業遇到了特殊的挑戰,同時也蘊藏著機遇,企業要審時度勢作出迅速反應,首先,市場的定位要發生改變,對產品的適應性要進行調整。
1、拓寬國內市場,努力擴大內需
我國擁有13億人口,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大市場。裘皮產品以其高貴典雅的風格,和其特有的穿著舒適性、保暖性、耐用性、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在國內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裘皮產品使用的范圍也在擴大。從傳統的保暖為主不斷擴展到各種裝飾,如各種面料與毛皮結合的服裝,皮鞋用革與毛皮結合,女用挎包、汽車靠背、圍巾、手套、動物玩具等。這些使用范圍都可以進一步開發和擴大。從而實現由國內的消費來彌補國際市場的萎縮。
2、產品的重點由高檔的奢侈品向中低檔產品擴展
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普遍下降了,對高檔裘皮的購買欲望也隨之下降,但毛皮產品的適用性還存在,并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人們還要買一些中低檔產品,于是,毛皮產品進口國的進口結構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企業要抓住機遇,調整出口產品的策略,還是會占領一定的市場份額的。
二.培育自主品牌,努力降低成本
我國的外向型毛皮企業,有相當一部分是以較低的價格出口國外,然后由國外經銷商貼上他們的牌子再做銷售,價格成倍或是幾倍地增長。現在高價商品銷售受限,經銷商的訂單少了。那么我國那些有技術,成規模的企業則應變化產品品種,提高技術含量,打出自己的品牌,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97年的經濟危機,對毛皮企業也有較大沖擊,產品售價大幅下跌,那么這次危機必然會影響裘皮產品的價格,現在已經有企業在叫苦。這就有一個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企業要生存,要產生利潤,就必須想辦法降低成本,多做一些低價位的產品,而適應工薪階層的消費者,這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
其實毛皮企業要降低成本,還是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的。這里列舉幾例:
(一)、廢液的循環利用
毛皮加工的濕工段,要產生大量的廢液,如脫脂廢液,清洗廢液,浸酸廢液,鞣制廢液,復鞣廢液,中和廢液,染色廢液等等,過去有的工廠曾在斷斷續續的采用浸酸、鞣制廢液的循環使用,但一到生產旺季,出于設備,周期等原因,也常常是不能堅持。
其實,有很多廢液都是可以循環使用的,如脫脂廢液用于浸水,漂洗廢液用于上一相應工序,復鞣廢液、中和廢液的再使用,甚至染色廢液也可以進行再利用,染淺色的廢液用于染深色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量清洗廢水,約占毛皮生產用水量的1/3,都白白地浪費掉了,不僅增加了廢水處理費用,而且也造成了成本增加。
(二)、堵塞生產中的“跑冒滴漏”現象
毛皮生產中,使用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化工材料,要用到水、電、汽,這里就存在物美價廉的材料選取問題。工藝路線的選擇問題、節省化料、節水、節電,熱能循環等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探討。
(三)、合理利用原皮,降低原料成本
低檔原料仿制高檔產品,歷來是毛皮行業的一個重要課題,但就什么樣的原料適合做什么樣的產品?原料如何進行等級劃分,如何真正做到“看皮做皮”,從原料出發如何開發最終產品等,卻仍然在很多工廠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致使低等級皮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原料及半成品倉庫積壓嚴重,使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總之,金融危機對我國的毛皮企業是有影響的,加之原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稅率調整等諸多因素,將會給毛皮企業帶來很多困難。尤其是產品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不高的企業,遭遇的影響更大。這就需要我們小心觀察,積極應對。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注重品牌效應,開發高附加值產品,盡早地開拓國內市場,這樣我們就能頂住風暴,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