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水貂產業的反思
目前,中國最大的水貂皮產地——山東省威海文登市的水貂皮價格一落千丈,公貂皮200元/張,母貂皮100元/張,已經達到成本價。殘酷萬分的產業調整早早地在2007年春節過后打響,也就是說,今年的水貂皮價格壓力將迫使眾多養殖企業顆粒無收,甚至導致一部分企業破產、倒閉。當2006年底我們還津津樂道有個前所未有的好收成的時候,市場輪回的法則已將中國水貂產業合圍。如今,我們有必要對過去有所反思,給未來一個答案。
1、產業調整是必然趨勢
2005年春,筆者應一家雜志社約稿,寫下一篇對中國水貂產業樂觀的文章,隨即被眾多網站、雜志轉載,并被許多作者在文章中引用。宣傳的力量加上高利潤的驅動,使中國水貂養殖的數量以每年30%~40%的速度急劇增加。此時此刻,筆者也感到中國水貂產業要想成為世界水貂業的霸主,必然要用價格去改變中國水貂產業存在不合理的一面,在脫韁野馬式的發展速度面前,養殖者更多關注的是利潤和規模,產業的合理發展變得似乎無關緊要。沒有多少人會思考中國水貂業發展到高峰以后的路該怎么走,事關水貂產業的發展問題,被一片片新建的貂棚所掩蓋,突如其來的價格回落給我們上了一堂市場課。關注市場、提高市場意識不僅僅是這次調整的收獲,這還將是以后發展遵循的法則之一。
二、太關注養殖吃大虧
我們的養殖者都會關注一個問題,即水貂的產出比,這本是無可厚非的,然而,要做一個合格的水貂養殖者卻并非只會養殖那么容易。市場流行服飾的變
化速度與水貂養殖者閉門養殖形成太大的反差,以致造成了現如今水貂養殖業危機四伏的景象。在中國水貂沖擊世界水貂產業時,我們卻因為這個原因跌得更慘。
三、理順一切,做好準備
在中國水貂標準色當家的時候,從去年開始,我們水貂皮消費市場對標準色貂皮的需求量呈現大幅下滑的趨勢。2006年冬季的貂價攀高使貂皮加工企業背水一戰。市場的法則是利潤的均衡,當一個產業已經威脅到整個產業鏈完整的時候,產業鏈的斷裂也就變得理昕當然了,當一個產業逐漸清醒自己的位置時,一切都會流暢。據悉,今年會有一大部分水貂養殖者為減少損失打激素皮。共擠一條船的現象使水貂皮一齊涌向市場,給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價格將進一步回落。生產季節皮,做好囤積工作是今年水貂生產場家的工作重點,也是減少損失的必要手段之一。減少存欄量,盡快改善水貂種類,從單一的養殖中解放出來,用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關注水貂市場的走勢。
中國水貂產業發展到今天,已經開始影響世界水貂皮市場了。未來中國水貂皮市場被世界關注的目光將越來越多,提升每一個從業人員的素質和知識積累,是我們更好地面對競爭的基礎。通過這次水貂產業的調整,我們丟掉的是包袱,收獲的是強壯和理性。
哈爾濱工大信息工程學院張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