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兔皮大漲切勿提前宰兔
獺兔皮大漲切勿提前宰兔
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劉漢中
當前獺兔皮價格大漲,市場火爆,有些地方已出現了3、4個月未成年獺兔提前宰殺取皮出售的現象。這是一種自殘行為,會導致市場的不規范發展,應引起養殖戶和獺兔界的警覺。獺兔按正常的生長規律一般要5個月以上才能宰殺取皮,4月齡左右的獺兔正處于生長期,皮毛未成熟,加工后的產品耐磨性和抗張力強度都較差。
目前四川省的獺兔養殖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享有盛譽的優質四川白獺兔在省內的覆蓋面已達80%。同時,獺兔產量穩居全國第一。2006年由于獺兔皮市場價出現了恢復性上漲,行情火爆,不少外地皮貨商直接入川內的大型養殖場和養殖戶中搶購活獺兔(皮)。有些經銷商不論質量為獲取短期利益將不到宰殺月齡的獺兔直接收購,造成部分商品獺兔皮質量差。
在當前市場行情走好時,養殖戶更應注意質量,如果只顧眼前利益,不顧獺兔養殖質量,必將影響獺兔市場的良性發展,最終使養殖戶的利益受到損害,這在獺兔養殖史上是有先例的。2000年12月全國出現了獺兔皮價大漲的火爆行情,獺兔皮創每張60-70元的歷史最高價,有些養殖戶為快速獲取利潤,增大養殖數量,有些甚至不顧質量把商品兔當做種兔來發展養殖,幾個月內全國增加了幾百萬張兔皮,提前宰殺,使整個獺兔皮市場在幾個月內數量增多,質量下降。2001年4月后,獺兔皮價大幅下滑,養殖戶虧損,全國出現了獺兔大屠殺的局面,有些省飼養量減少達80%,四川的飼養量也減少了20%。
市場行情好,更應注重獺兔的養殖質量,質量好才會取得長期效益。養殖戶要根據自身條件發展養殖,不能盲目發展,未成年獺兔不能提前宰殺。要正確地認識市場行情的變化規律,如果市場行情出現下跌,要有承受心理,以養殖最優質的獺兔迎接市場風險。
養殖高質量的獺兔是有條件的,劉漢中提醒養殖戶應選好獺兔品種;在環境控制、疫病防治、飼料營養、繁殖及取皮上都應按標準化技術操作;根據市場需求發展適度規模養殖。
摘自:《特種養殖》